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晋城KTV招聘网 > 晋城热点资讯 > 晋城励志/美文 >  耕地向高处发展出现各种形式的山田南方以水田为主但山田旱地很早

耕地向高处发展出现各种形式的山田南方以水田为主但山田旱地很早

2022-07-20 01:37:06 发布 浏览 890 次

耕地向高处发展,出现各种形式的山田。南方以水田为主,但山田旱地很早就存在,并往往保留着刀耕火种的习惯。唐宋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上山烧荒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保留刀耕火种习惯的山田,称为畲田。畲田对扩大耕地面积起了不少作用,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比较严重。山田中对水土资源利用比较合理的是梯田。梯田是在丘陵山区的坡地上逐级筑坝平土,修成若干上下相接、形如阶梯的半月形田块,有水源的可自流灌溉种水稻;无水源的种旱作物也能御旱保收。梯田起源颇早。唐代樊绰在所著《蛮书》中谈到云南少数民族建造的山田十分精好,可引泉水灌溉,这种山田就是梯田。宋代南方人口增加很快,需要扩充水稻种植面积,这种形涂田梯田式的山田获得较大发展,四川、广东、江西、浙江、福建都有它的踪迹,并取得了梯田这一名称。时人诗曰:“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说的就是南方梯田对水土资源的高度利用。

传统农具发展的峰巅

在我国传统农具发展史上,唐宋是继战国秦汉以后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传统农具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农具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铁农具质料方面发生了重大改革。秦汉魏晋南北朝铁农具主要用可锻铸铁制造。南北朝时发明了“灌钢”技术,并用以制造刀镰,但不普遍。唐宋时代这种技术已流行开来,小型嵌刃式铸铁农具遂为比较厚重的钢刃熟铁农具所代替,从而提高了坚韧和锋利的程度。第二,农具种类更多、分工更细,而且配套成龙。我国北方旱作农具在魏晋南北朝时已基本配套,此时进一步完善。如窄而厚的用来开生荒,阔而薄的铧用来翻熟地。氵于泽地春耕有专用的“刻”等。南方水田整地工具除耕、耙、耖外,秧田平土有平板,大田平土有田荡,又有用于育秧移栽的秧绳、秧弹、秧马,用于中耕的耘荡,排灌用的翻车、戽斗等,也形成完整的系列。第三,经过改良或新创,许多农具更为完善、灵巧、高效、省力。如翻土用的曲辕犁,中耕用的耧锄,收割用的麦钐、推镰,都比前代同类工具有更良好的性能。减轻劳动强度或起劳动保护作用的,有水田中耕用的耘荡、耘爪,拔秧用的秧马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利用水力风力或畜力的大型高效农具。以下摘其要者作一简单介绍。

中国传统犁的完善中国犁的犁体一般由犁底、犁梢、犁箭、犁辕等部件构成,形成框形,所以被称为框形犁,是世界上六种传统犁中的一种。这种框形犁,汉代已基本定型,有了犁壁,后来又有了可使犁箭活动调节耕深的装置,但仍实行两牛抬杠。唐代出现了江东犁。江东犁在犁辕前端设置了一个可以转动的犁盘,犁辕通过在犁盘两侧系以绳索与牛轭(这时已由二牛抬杠的直轭改为曲轭)相连接;而犁辕也因之由直长辕改为较短的曲辕了。所以江东犁又叫曲辕犁,这种犁可以用单牛挽拉。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犁发展到成熟阶段。宋代又出现了软套和代替犁盘的铁挂钩;曲辕犁向全国普及。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传统犁相比较,中国犁的特点,一是富于摆动性,操作时可以灵活转动和调节耕深耕幅;二是装有曲面犁壁,具有良好的翻垡碎土功能。这些特点满足了精耕细作的要求,适于个体农户使用。西欧中世纪使用带轮的重犁,没有犁壁,役畜和犁辕间用肩轭连接,比较笨重。世纪出现的西欧近代犁,由于采用了中国框形犁的摆动性和曲面壁,并与原有的犁刀相结合,才形成既能深耕又便于翻碎土壤的新的犁耕体系;它成为西欧近代农业技术革命的起点。

农田排灌工具的发展上古时代,人们在灌溉时,要用瓦罐从井里把水一罐罐打上来,或从河里把水一罐罐抱回来。《庄子》上说的“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就是这种情形的反映。春秋战国时,农田灌溉发展起来,各种新的灌溉工具也应运而生。春秋时已有利用杠杆原理提水的桔槔;汉代水井用辘轳提水相当普遍,辘轳的使用一直延至近世。这两种提水工具比起抱瓮出灌已大为进步,但毕竟不能满足较大规模的农田排灌的需要,真正满足这种需要而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翻车,即龙骨车。它创制于东汉末,最初用于洒路,发明者是毕岚。三国时马钧加以改进,始用于园圃灌溉。这时它还是手摇的,以后发展为脚踏的,具体何时难以确指。不晚于唐代出现了牛转翻车。宋元之际发明了水转翻车。元明之际又有风力水车的创制。翻车是利用齿轮和链唧筒原理汲水的排灌工具,结构巧妙,抽水能力相当高。南宋范成大诗云:脚踏翻车曲辕犁复原图“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常在踏车头。”是电力抽水机推广以前我国农村使用最广泛的排灌工具。

唐代还发明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大型立轮,由一横轴架起,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木桶或竹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下部没入水中,轮随水流转动,轮周小筒不断把水戽起,通过木槽灌入田间。这也是一种高效提水工具,诗人用“竹龙行雨”来形容它。筒车在宋元又有发展,出现了畜力筒车和高转筒车,后者可以引水至七八丈高。此外,唐代还有利用架空索道的辘轳汲水机械——机汲。

麦钐与碾碾(石磨)这两种工具均与麦作的推广有关。麦钐是用以收麦的装长柄的大镰刀,它配合一个带有两条活动长柄的簸箕(“麦绰”),向前伸出,利用系在腰上的一个灵活的操纵器,移动钐和绰,将远处的麦“钐”下,翻入麦绰,再收回麦绰,递到后面带轮的“麦笼”里。这种配套的收麦器,比普通收获工具,效率提高几倍。麦钐在唐代已较普遍,它与麦绰、麦笼的配套完善大体在宋元之际。麦作的发展又推动了加工工具的改进。魏晋南北朝已发明的水力碾磨,唐代已相当流行,官僚地主和寺观往往建造大型碾碾,作赢利性经营,主要用以磨面。宋元之际,又出现可以同机完成砻、碾、磨三项工作的“水轮三事”。这种工具是以河水冲激水轮转动,并通过轮轴带动各种磨具工作,在当时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在西域则有风车带动的磨麦器。

生产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我国作物构成在唐宋时代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对国计民生影响最大的是稻麦上升为最主要粮食作物,代替了粟的传统地位。水稻一直是南方人的主食,并不断被北方人引种。唐宋时代,华北各地和东北部分地区都有水稻踪迹,但由于水资源限制,北方种稻毕竟不多。水稻地位的提高主要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已出现南粮北运的现象。宋代南方稻田大量增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尤以长江下游为最重要稻产区,出现了“苏(苏州)湖(湖州)熟,天下足”的民谚。水稻被人称为“安民镇国之至宝”,它在粮食生产中的主要地位完全确立了。中原的传统作物是春种秋收的,冬麦的收获正值青黄不接时期,有“续绝继乏”之功;它又可以和其他春种或夏种作物灵活配合增加复种指数,在我国轮作复种制中,冬麦往往处于枢纽地位。由于上述原因小麦种植历来为民间重视,政府提倡。唐宋时代麦作发展很快。唐初租庸调中的“租”规定要纳粟,粟在粮作中仍处于最高地位,麦豆被视为杂稼;但中唐实行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税,夏税主要收麦,反映麦作已很普遍。北宋时,小麦已成为北方人的常食,以至南宋初期金兵占领北方之后,大批北方人流寓南方时竟引起了麦价的陡涨,从而促进了南方麦作的进一步发展。当时不但“有山皆种麦”,而且部分水田也实行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小麦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位作物。宋元时代,最初种植于西南民族地区的高粱也开始在黄河流域大量种植,使粟黍继续受到排挤。纤维作物方面变化也很大。首先是苎麻地位的上升;继之是棉花传入长江流域。苎麻原产于南方,历史上主要产区也在南方。距今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已出土了精美的苎麻布,而种苎麻的最早记载则见于三国时吴国人陆玑(机)的著作。苎麻纤维质量很好,可织出清凉高转筒车离汗的夏布。中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历史上以生产优质苎麻布(如巴蜀的“黄润”,广西壮族的“辣子”等)著称。唐宋时代,随着南方的繁荣,苎麻繁殖栽培技术显著改进,生产有颇大发展,其地位超过了大麻。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